漯河:抗疫路上的“温暖”接力
2022-04-24 09:57:21 来源: 凤凰网河南
关注河南热线

4月21日17时,在漯河市解放路与人民路城市管理执勤服务点,执勤人员突然看到一位行动不便近八旬老太太在该交叉口中心行走,执勤人员徐阳立即跑上前提示老人佩戴口罩,并搀扶老人到路边询问情况。城管队员李昆鹏看到老人没有戴口罩,立即跑到车里,拿出自己的几只口罩赠送给老人,并给老人替换、佩戴好新的口罩。经询问,老人家住附近,外出购物在返回的路上,误入红绿灯交叉口中间道路。执勤人员交代老人要时刻注意好防疫、照顾好身体后,返回到工作岗位。

执勤人员徐阳搀扶老人过马路

4月22日11点30分,在泰山路与辽河路执勤服务点,市城市管理第三责任区郾城区城市服务中心的张凯、曹欢正在执勤,这时一位大姐走过来向他们求助,原来她家老太太刚从市三院治愈出院,她带老人走到路口时摔了一跤,所骑的电动车已经无法载老太太回家了,其家在5公里以外的“德国小镇”小区住,张凯、曹欢了解了情况后,立即把老人搀扶上了执法车,用时20多分钟,将婆媳二人安全护送到家。婆媳二人一个劲儿地表示感谢,并拿出手机给两位城管队员拍照留念。

城管队员把老人迎坐进执法车

城管队员把老人送至“德国小镇”小区口

4月22日16:45,解放路与湘江路执勤点,一对儿老夫妻向执勤人员求助,他们是26公里外的召陵区老窝镇某村人,患癌症的老大爷刚刚从市六院出院,因疫情期间没有公交车无法回家。了解情况后,执勤人员张言稳和执法人员先让二人出示防疫码和核酸证明后,商量后,决定由李剑、李浩开执法车把二位老人送回家,路途远,护送路上,队员尽量减少颠簸对老人带来不适,送到老人居住村庄防疫点后,二位老人眼含泪花不停地说感谢,队员不敢耽搁,以最快速度返回到执勤地点,此时,已用时1小时20多分钟。

城管队员询问老人病情和回家难情况

城管队员把老年夫妻送到26公里外的其村庄

4月23日6点50分,在漯河市海河路与太行山路执勤点,防疫执勤人员、园林养护中心职工王慧兰,把自己连夜准备、亲自做的菜包、烙葱油饼、菜馍送给值勤点的同事们。她说,每天同事们天不亮就起床到岗,来了吃点面包就赶紧执勤,时间一长肠胃受不了,她心里很不是滋味。她想给大家做点热饭,让大家补充点体力。她考虑到热饭不好携带,也不方便在街上吃,她就在前一天把青菜、面准备好,为了赶时间执勤,当天4点起床开始烙菜馍、油膜,尽力做出让每位执勤员都能吃上一份的量,并开始当天自己的执勤工作。“我真心希望用我的一点热心,为疫情防控做出一点不值得一提的贡献,愿早日战胜疫情。”

执勤人员王慧兰给执勤同事们赠送包子、菜馍等食品

王慧兰在执勤服务点执勤中

疫情防控工作中,市城市管理局坚持管理与服务两手抓,在重要路口设置执勤服务岗,与路面巡查、社区防控相衔接,“点线面”开展路网疫情防控服务、宣传工作 ,确保全市彻底“静”下来。城市管理执法、环卫、市政、园林等系统人员齐上阵,主动担当作为,争当先锋表率,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,同时对群众反映的困难无私帮助。“履职尽责城管干部吕清普”“想方设法送还失主身份证的城管干部应振刚”,“爱岗敬业守护防疫一方的城管大队长董黎明”,“连续12天奋战的‘抗疫父子兵’执法支队支队长李会杰与环卫职工李晓东”…… 仅4月11日以来,相继“涌”出“好人好事”100余人次。

郭海平(前左)带队巡查督导中

已连续13天带队巡查督导的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郭海平指出,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,要求全市城管系统干部职工要本着对人民负责、让人民满意,坚守初心、坚定信心、保持恒心、凝聚同心,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,守护好文明城市成果,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城管硬核力量。(赵培如、李金珂)